回顾2007年中国跆拳道十大历史事件


  对中国跆拳道来说,2007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很多个第一次发生在这一年。跟随时间的镜头,一同回顾这意义非凡的一年吧。

  事件:5月,第18届世界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等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领导和8名奥委会委员出席了开幕式。共有121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0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一次世锦赛。16个级别的金牌被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夺走,32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奖牌,这是自世锦赛有史以来金牌分布最广的一次。

  中国跆拳道队在此次世锦赛上夺得了两枚金牌一枚铜牌,这是我国跆拳道队12年来在世锦赛上取得的又一新突破。尤其陈中实现了大满贯,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满贯的女子跆拳道选手。

  点评:比赛举办成功与否的标志,不是由组织者说了算,也不是由政府说了算,而是由媒体说了算,由老百姓说了算,由国际组织说了算。北京跆拳道世锦赛是北京奥运会前在北京举办的最后一次单项最大规模的赛事,此次比赛共有近400多名国内外的新闻媒体参与报道,媒体满意程度很高,重要体现在新闻中心主动向媒体提供采访线索和信息,帮助媒体对项目以及项目明星、发展有了一定的认知。世界跆拳道联盟主席赵正源说,北京世锦赛的规格前所未有。

  中国跆拳道队在北京世锦赛上整体向前买了一步,为北京奥运会的备战信心打下了坚实基础。队里核心人物陈中在众人的祝福中赢得了大满贯,更坚定了她备战第三届奥运会的决心,她也公开地向媒体表示,自己的梦想就是奥运三连冠。

  2事件:6月12日确定了北京奥运会的四个参赛级别。根据世界跆拳道联盟的规定,东道主必须第一个向单项组委会提交参赛级别,北京世锦赛结束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经国家体育总局拳跆中心、中国跆拳道队队委会以及相关单位、专家共同商讨后,选定了男子80公斤级、男子80公斤以上级,女子49公斤级和女子67公斤以上级作为中国队的奥运级别。这是中国跆拳道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官方媒体公布这一消息。

  此次级别选择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级别公布当天共有近20家媒体通过各种方式采访了中国跆拳道队队委会主任赵磊,并由此确定了每月的“媒体公开日”。

  点评:作为奥运会的年轻项目,跆拳道奥运会的级别设置与世锦赛有很大不同,从级别数量上来说奥运级别减少了一半,从竞争力来说奥运会比世锦赛更残酷和激烈,参赛人数更少,人员水平更高。

  中国跆拳道队自2004年奥运会上连夺两金后开始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北京世锦赛上中国队表现出来的上升势头将中国队完全暴露,成为众矢之的的中国队的奥运级别选项将直接影响其他各国尤其是女子级别的选定。

  中国跆拳道影响力的日益增大,一方面得益于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壮大,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对项目的重视和投入,还有一方面得益于媒体的宣传推广,三方面的共同合作将跆拳道推向了奥运备战的关注一线,也使跆拳道人更加注重自我形象和自我控制。

  3事件:为庆祝中韩建交15周年,经外交部、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由韩国文化观光社派出的韩国国家跆拳道表演队首次在中国六城市巡演,共计超过两万名观众到现场观看了演出,韩国KBS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此报道一经推出在韩国国内引起了轰动,韩国观众纷纷致电KBS电视台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跆拳道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表示赞叹和欣喜。

  点评:早在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前,中韩两国已经在跆拳道方面展开了外事活动,1989年由世跆联发起经美国跆协支持向中国派遣了第一个跆拳道外籍教练李大成到北京体育大学授课三周。10多年来,中韩两国跆拳道人的联系从未间断过,始终随着中国经济、中国跆拳道整体实力的增强而不断加强、巩固。对中国来说,虽然跆拳道在中国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体育运动,但在推动中韩两国的进步和发展却是一个起到了不可或缺作用的“老臣”。

  4事件:中国跆协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举办国际训练营、邀请赛,这是西部地区第一次举办跆拳道国际性活动——跆拳西部行。此次西部行的内容包括国际训练营、新疆国际邀请赛以及韩国国家表演团巡演乌鲁木齐站,三事合一,在乌鲁木齐市掀起了跆拳道风。新疆地处亚洲中心点,选择在新疆举办跆拳道比赛,目的是紧密东、西、中亚跆拳道人的交流与合作。

  点评:依照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西部行”的政策要求,经过精心酝酿,中国跆拳道协会将跆拳道的国际交流活动带到了新疆,不仅打开了包括国人在内的人士对新疆的了解,还打造了一块全新的中国跆协对外交流的舞台,对拉近东亚、中亚甚至西亚跆拳道友好国之间的距离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了解,此次跆拳道西部行后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短短一周之内报名练习跆拳道的人数比同年同期相比增加了数千人。而且通过此次国际性赛事的交流,新成立一年多的新疆队开拓了眼界和训练思路,为他们在六城会上夺得第一枚跆拳道的金牌铺垫了基础,现在来自新疆的维族姑娘胡尔西旦已经进入了国家队。

  5事件:正式启动会员注册。根据中国跆拳道协会发展规划,2007年正式启动会员注册的工作,并规定只有会员才能享受和参与由跆协组织的系列活动和赛事,以及考级升段等。这一要求率先从2007年8月份的大众跆拳道锦标赛开始落实,当时报名参赛的2000多名选手均为中国跆协会员。12月,中国跆协执委会会议决定,非会员单位和个人(专业队)不得参加中国跆协举办的一切比赛和活动,因此从明年3月的全国锦标赛开始,竞技队伍也将实施这一规定。

  点评:单项协会会员的数量一方面体现着项目本身的普及程度和成熟程度,起步较晚的中国跆协在发展13年之后终于开始了跆拳道会员的注册工作,这标志着又一年轻的项目逐步趋向成熟,这对推进和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的号召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6事件:10月,六城会上中外裁判联合执法。为加强赛风赛纪、提高中国裁判员整体水平,六城会上邀请了8名外籍裁判参与六城会的执裁工作。

  与往年不同的是,外籍裁判不再是单独执裁,而是与中国裁判共同执裁。这一做法不仅得到了各参赛队的认可,也让国内裁判在与外籍裁判零距离的合作中找到和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及时更新和了解了当今国际的判罚尺度和细节。

  点评:第一次提供了让中外裁判同场执裁的舞台,让国内裁判更直观、清楚的了解国际尺度,这是“手把手教学”的方式,这也是国内加速裁判后备人才培养的方式之一。国际赛事有限,国内举办的国际赛事少且不稳定、成熟,给培养高水平的国内裁判带来了客观的障碍,将高水平外籍裁判引入国内与国内裁判共同执裁,从国内比赛开始普及和推广国际技战术发展理念。

  同时,这是第一次在城运会上选择中外裁判合作的方式,第一是为了加强赛风赛纪,第二也是引入外籍裁判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加强青少年对规则的理解,技术动作的合理和规范化,青少年是项目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现在对规则、技术的合理、规范化直接影响着未来中国跆拳道的水平。

  7事件:11月,完成《0842工程纪要》,用时4个月,并且建立了国家跆拳道队保障小组。

  《0842工程纪要》是中国跆拳道队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行动纲领,内容涉及备战的各个部分,包括新闻媒体的宣传和保障小组主要负责人的联系电话。《0842》的出炉是继承了中国跆拳道队前两届奥运会成功的经验和方式,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一切是跆拳道备战的核心思想。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跆拳道队迈向新台阶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详尽、周全的规划对备战工作的逐步进行,具有战略意义。

  点评: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但是没有一个宏观计划,任何事情都会乱套。做为中国跆拳道队备战北京奥运会行动纲领的《0842工程纪要》,经过10多次反复修改后定稿,每一个部分都经过专项小组的精心打造,每一个部分都是以天为单位进行。

  9事件:赛制改革、规则精细化。4月份的全国锦标赛上对赛制进行了创新改革,局间休息由60秒缩短至30秒;第一局双反均未得分直接进入第三局等,这一创新改革加大了对抗强度。规则方面大胆鼓励高难技术和击头技术的使用,对消极、倒地给予严格判罚,以此鼓励进攻,引领技术新格局。此后在冠军赛、精英赛上都普遍使用。

  点评:赛制的创新改革和规则的精细化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从而折射出运动员个体能力差异以及训练状态、意识的差异,达到了赛前渴望通过改革和创新刺激和引到中国跆拳道技战术新发展的意图。据了解,改革成果还得到了世界跆拳道联盟的认可,其中部分条款有可能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执裁尺度。

  10事件:首次国内使用电子护具。电子护具12月15日终于来到了中国与中国观众见面,队员们也是第一次在正式的国际赛事中韩对抗赛中使用电子护具。业内人士的整体感受是,对技术的精确度提高了。

  点评:电子护具是世界跆拳道联盟为降低裁判人为因素,提高判罚的公开、透明度而进行一项改革,目前正在全球积极推广使用并加以改进,世界跆拳道联盟为此还专门成立了特别研发委员会。从中韩跆拳道赛事来看,电子护具还有很大的完善、开发空间,同时,电子护具也像一面镜子反照出中国队整体队员的技术还不够精细,击打部位还不够精准。还是那句话,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引起新的变化,电子护具的出现将有可能对跆拳道技术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责任编辑:裴超